
扫码收藏
金秋十月,秋风轻拂,太行山区迎来色彩斑斓的季节。太行东麓的沙河市率先披上秋装,“秋映太行多彩沙河”赏叶季活动如期而至。10月中旬,沙河佛照山作为活动主会场,赏叶季正式启幕。活动将持续至11月15日,以叶为媒,展示沙河旅游资源与文化底蕴,吸引各地游客感受太行秋韵。
记者 杜明 通讯员 彭彦梅 高儒森文/图
斑斓山色:红叶与花海交织
佛照山是赏红叶的核心区域。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,黄栌树叶由绿转黄,再由金黄变为火红,最终染作深紫。登顶远眺,红叶似火,与蓝天相映,宛如巨幅油画。鸡冠山景区同样红叶漫山,规模宏大。风吹叶动,红叶低语,游客穿行小径,如入红色梦境,纷纷拍照留念。
王硇村梯田花海则为秋景增添柔美色彩。每年9月至10月末,百日菊、格桑花等竞相绽放,五彩斑斓,与古建筑石楼、小巷相映成趣。远山红叶与近处花海交织,形成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画卷,游客漫步其中,时光仿佛为之停留。
栾卸银杏林则以灿烂的金黄诠释深秋。百万株银杏叶片由翠绿转为金黄,微风拂过,如金蝶翩飞。阳光穿过枝叶,洒下斑驳光影,落叶铺地,脚步沙沙。林间步道蜿蜒,溪流潺潺,倒映金色树影。天鹅湖波光粼粼,浮叶如舟,与岸边银杏林共绘绝美秋景。
多彩活动:文旅深度融合体验
赏叶季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展示,更是文旅融合的实践。活动期间,沙河各景区推出系列文化体验项目。佛照山每周举办惠民演出,歌曲、舞蹈、小品等节目轮番上演,吸引游客驻足。汉服打卡成为亮点,游客身着传统服饰,与红叶、古建合影,平添诗意。非遗项目进景区则展示沙河皮影戏、剪纸、武术等,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地方文化。
此外,佛照山开展“小地瓜”农耕研学活动,200余名儿童参与播种、采摘,学习农业知识。旅游环线徒步活动吸引户外爱好者,他们沿太行山路线行走,赏红叶、强体魄,享受徒步乐趣。这些活动丰富游客体验,凸显沙河生态旅游与古村落资源特色。
美食与特产:舌尖上的沙河记忆
美食与特产展销是赏叶季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市域地方美食展销区汇聚50余家小吃商家,琳琅满目,令人垂涎。佛照山脚下的金沙河面食展备受欢迎,30余种面食现场制作,花卷、馒头、葱油拌面、羊肉烩面等热气蒸腾,麦香四溢。游客免费品尝,感受沙河烟火气息。
白庄村村口展销沙河西部山区特产,苹果、柿子、大枣等干鲜果品诱人,韭菜花、红薯干、小米等农产品纯天然,草垫、剪纸、皮影等非遗产品展示民间智慧。游客选购纪念品,带走沙河文化记忆。
菊花盛宴:栾卸银杏风景区的秋日华章
栾卸银杏风景区除银杏林外,菊花展亦为秋日亮点。太极广场中央,“菊花孔雀”成为焦点。它以菊枝为身,菊蕾为冠,尾屏宽逾两米,由数千株菊花构成,金黄、粉白、紫红等色交错,晨露闪烁,微风轻摇,宛若活物。
展区汇集500多个品种、5万余株菊花,形态各异,色彩绚烂。标本菊花瓣卷曲或层叠,造型菊如龙、狮、花篮等栩栩如生,展现园艺匠心。菊花承载高洁、坚贞的文化寓意,展板讲解传递传统内涵。暮色中,菊园如画,游人流连,记录秋日静好。
特色民居:乡村振兴新名片
柴关乡西沟村的太行山·居民宿于2025年7月营业,投资1500多万元,融合现代舒适与乡村古朴。民宿由石屋改建,保留丹霞肌理,青石板路、草坪院落充满生机。室内原木装修,配备茶室、棋牌室,满足家庭或团队需求。游客于此听溪流、卧虫鸣,享受“天然氧吧”诗意栖居。
栾卸银杏度假村主打康养旅居,每户设独立庭院与观景台,恒温恒湿、适老化设施完善。清晨推窗见银杏金黄,傍晚康养中心活动丰富,吸引京津冀老人旅居,带动当地康养产业。从西沟民俗到栾卸康养,特色民居提升乡村价值,助力乡村振兴。
“秋映太行多彩沙河”赏叶季影响力持续扩大,吸引了全国游客。来自北京的李先生赞道:“红叶漫山,活动丰富,感受深厚文化,不虚此行!”赏叶季期间,沙河各景区游客量显著增长,农家乐日均营业额增加超40%,特产销售大幅提升。